|
您的位置: 千教网 >> 生物课件,教案下载 >>(人教版)2018年八年级生物下册:8.1-传染病和免疫ppt课件(全套) |
欢迎您到“千教网”下载“(人教版)2018年八年级生物下册:8.1-传染病和免疫ppt课件(全套)”的资源,本文档是rar格式,无须注册即可下载,点击“本地下载”即可下载 |
所属科目:生物 文件类型:rar 类别:其他 上传日期:2018/10/8 |
相关资源: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温馨提示:本站所有教学资源均是完全免费提供!内容简介下方即有下载连接! 下载步骤:直接点击即可下载 注意:1.源文件中的公式,图片,在下边的内容预览中被忽略!(文档内容预览在最下方) 2.下载链接在下方,无需注册直接可下载!
|
|
文档内容预览: 该压缩文件包含以下内容: 第1课时_人体的三道防线.ppt 第2课时_免疫的功能与计划免疫、艾滋病.ppt 第一节_传染病及其预防.ppt “第1课时_人体的三道防线.ppt”内容如下:该ppt共有29张ppt ----第1张ppt内容:------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第1课时 人体的三道防线 ----第2张ppt内容:------ 你知道家养的狗等宠物都要定期打预防针吗?预防的是什么病?这和人的健康有关吗? 情景引入 导入新课 ----第3张ppt内容:------ 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被皮肤的分泌物所杀死;这说明皮肤具有杀灭病菌的功能 将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皮肤上,2小时后再检查,90%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。 why? 讲授新课 ----第4张ppt内容:------ 探究点一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不管年龄多大,皮肤都是身体的第一道防线 讲授新课 ----第5张ppt内容:------ 皮肤作用:1.阻挡 2.杀菌 讲授新课 ----第6张ppt内容:------ 呼吸系统的黏膜层 讲授新课 ----第7张ppt内容:------ 气管壁黏膜上的纤毛 讲授新课 ----第8张ppt内容:------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讲授新课 ----第9张ppt内容:------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的组成及作用 1.皮肤有角质层,可以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2.皮肤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3.呼吸道上黏膜上有纤毛,可以清扫异物(病菌) 组成:皮肤与黏膜 讲授新课 ----第10张ppt内容:------ 思考: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共有什么特点: 1、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防御功能,是人生来就有的 2、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,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这种免疫叫非特异性免疫(又叫先天性免疫) 讲授新课 ----第11张ppt内容:------ 探究点二 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溶菌酶能破坏许多病菌的细胞壁,使病菌溶解。 溶菌酶的作用 讲授新课 ----第12张ppt内容:------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讲授新课 ----第13张ppt内容:------ 吞噬细胞正在吞噬大肠杆菌 讲授新课 ----第14张ppt内容:------ 人体第二道防线的作用 1.体液中的杀菌物质中含有溶菌酶,破坏病 菌的细胞壁,使病菌溶解。 2.吞噬细胞可以直接将病原体吞噬消化 组成: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功能: 讲授新课 ----第15张ppt内容:------ 探究点三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讲授新课 ----第16张ppt内容:------ 淋巴系统的组成 讲授新课 ----第17张ppt内容:------ 胸腺 讲授新课 ----第18张ppt内容:------ 位置:腹腔的左上部,呈卵圆形。 讲授新课 ----第19张ppt内容:------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甲状腺之下,紧贴气管前面 产生淋巴细胞和分泌胸腺激素。胸腺激素促使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。 多集中于腋窝、腹股沟、颈部等处 内有吞噬细胞、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毒、对人体有保护作用 位于腹腔左上部 呈卵园形。 产生白细胞、内含吞噬细胞。能吞噬衰老血细胞 免疫细胞主要是 淋巴细胞。 讲授新课 ----第20张ppt内容:------ 淋巴细胞 讲授新课 ----第21张ppt内容:------ 第三道防线 组成 免疫器官(如胸腺、淋巴结和脾脏等) 免疫细胞(淋巴细胞,是白细胞的一种) 功能: 产生特定的抗体,消灭特定的抗原 讲授新课 ----第22张ppt内容:------ 思考:第三道防线与第二道防线相比有什么特点? 1、人体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。是人出生后获得的 2、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。 这种免疫叫做特异性免疫(又叫后天性免疫) 讲授新课 ----第23张ppt内容:------ 人体的三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课堂小结 ----第24张ppt内容:------ 非特异性免疫 前两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,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,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,因此叫非特异性免疫(先天性免疫)。 课堂小结 ----第25张ppt内容:------ 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,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,因而叫特异性免疫(后天性免疫)。 课堂小结 ----第26张ppt内容:------ 1.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是( )A、溶菌酶和肝脏 B、血液和消化液 C、淋巴细胞和淋巴器官 D、皮肤、黏膜 C 随堂训练 ----第27张ppt内容:------ 2、下列免疫中,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( )A、接触过麻疹病人的人不会再患麻疹B、接种过卡介苗的人不得肺结核C、患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患天花 D、眼泪中的溶菌酶能杀死细菌 D 随堂训练 ----第28张ppt内容:------ 3.能产生淋巴细胞的器官是( ) A、胸腺 B、肺 C、肾 D、心脏4.人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的作用是( ) A、杀菌作用 B、吞噬作用 C、清扫作用 D、保护作用 A C 随堂训练 ----第29张ppt内容:------ 更多精彩内容,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“第2课时_免疫的功能与计划免疫、艾滋病.ppt”内容如下:该ppt共有28张ppt ----第1张ppt内容:------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第2课时 免疫的功能与计划免疫、艾滋病 ----第2张ppt内容:------ 免疫的含义 最初的含义: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。 现在的含义:免疫是一种生理功能,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“自己”和“非己”成分,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本身的损失细胞和肿瘤细胞,以维持人体的健康。 情景引入 导入新课 ----第3张ppt内容:------ 人体内的细菌 人体内的病毒 人体内的癌细胞 导入新课 ----第4张ppt内容:------ 防御感染 自我稳定 免疫监视 探究点一 免疫的功能 讲授新课 ----第5张ppt内容:------ 抵抗抗原的侵入,防止疾病的产生(防御感染) 讲授新课 ----第6张ppt内容:------ 清扫体内衰老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(自身稳定) 讲授新课 ----第7张ppt内容:------ 监视、识别和清扫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(免疫监视) 讲授新课 ----第8张ppt内容:------ 免疫的功能 抵抗抗原的侵入 ,防止疾病的产生 清除衰老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 识别和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出现过敏反应。例如:对药物、食物、花粉的过敏。 出现自我免疫病。如: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缺陷综合症;例如:艾滋病 肿瘤形成 出现排斥反应。如:器官移植 讲授新课 ----第9张ppt内容:------ 免疫疾病 过敏 类风湿 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 牛皮癣 讲授新课 ----第10张ppt内容:------ 探究点二 计划免疫 讲授新课 ----第11张ppt内容:------ 计划免疫 定义: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,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,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,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,以达到预防、控制和消灭相应的传染病的目的,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,简称为计划免疫。 讲授新课 ----第12张ppt内容:------ 小朋友在接受预防接种 讲授新课 ----第13张ppt内容:------ 疫苗是这样生产的 讲授新课 ----第14张ppt内容:------ 计划免疫的流程 讲授新课 ----第15张ppt内容:------ 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 讲授新课 ----第16张ppt内容:------ 接种的主要疫苗:卡介苗———————结核病 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—脊髓灰质炎百白破疫苗—百日咳、白喉、破伤风麻疹疫苗——————麻疹乙肝疫苗—————乙型病毒性肝炎 讲授新课 ----第17张ppt内容:------ 计划免疫的意义 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,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,提高人口素质,造福子孙后代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 讲授新课 ----第18张ppt内容:------ 什么是艾滋病(AIDS)?1982年9月,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以“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”为这种复杂的疾病命名。1983年,从一名同性恋艾滋病患者的淋巴结中分离到了新的病毒,研究证实这种病毒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。1986年7月经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“人类免疫缺陷病毒(Humom Immune Deficiency Virus)”,即艾滋病病毒,缩写HIV。 探究点三 艾滋病 讲授新课 ----第19张ppt内容:------ 显示在T细胞表面有许多艾滋病病毒存在 讲授新课 ----第20张ppt内容:------ 艾滋病患儿 讲授新课 ----第21张ppt内容:------ 艾滋病皮肤病变 艾滋病卡波氏肉瘤 讲授新课 ----第22张ppt内容:------ 预防艾滋病我们任重道远世界卫生组织(WHO)提出,阻止艾滋病传播的三条有效方法:⑴洁身自好,不进行不安全性行为。⑵不接受被污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输入。⑶不接受不洁针头的注射和皮下穿刺。 讲授新课 ----第23张ppt内容:------ 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对于中学生而言,要能做到:⑴不歧视和不孤立艾滋病患者或艾滋病感染者,与他们和谐相处。⑵给他们以精神和心理的支持以及力所能及的帮助。 讲授新课 ----第24张ppt内容:------ 免疫的功能 防御感染 自身稳定 免疫监视 计划免疫: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 预防艾滋病 课堂小结 ----第25张ppt内容:------ 1.下列哪一项不能称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( )A、皮肤角质层防止细菌入侵B、呼吸道黏膜能黏附细菌,形成痰排除体外C、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D、血液中的细菌被吞噬细胞消灭 D 随堂训练 ----第26张ppt内容:------ 2.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( )A、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B、抗体是一种蛋白质C、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 D、抗体是在抗原物质入侵人体后产生的 D 随堂训练 ----第27张ppt内容:------ 3.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是( )A、抗原→淋巴细胞→抗体 B、抗原→胸腺→抗体C、抗原→脾脏→抗体 D、抗原→淋巴结→抗体4.皮肤的保护作用,泪液的杀菌作用都属于人体的( )A、非特异性免疫 B、特异性免疫 C、第一道防线 D、第三道防线 A A 随堂训练 ----第28张ppt内容:------ 更多精彩内容,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“第一节_传染病及其预防.ppt”内容如下:该ppt共有26张ppt ----第1张ppt内容:------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----第2张ppt内容:------ 小明不注意用眼卫生,患了近视眼,过了一段时间,他的同桌也患了近视眼;小丽不注意个人卫生,患了“红眼病”,不久她的同桌也患了“红眼病”。 思考: 近视眼和“红眼病”都是传染病吗?传染病具有什么特点呢? 情景引入 导入新课 ----第3张ppt内容:------ 小调查:从小到大你患过哪些病? 探究点一 什么是传染病? 讲授新课 ----第4张ppt内容:------ 表格中哪些病是传染的?哪些病是不传染的?哪些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?为什么?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? 讲授新课 ----第5张ppt内容:------ 什么是传染病呢?请同学们比较近视眼和结膜炎发病的原因;近视眼——患者自身眼部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的,不可以传染。结膜炎——由外来的致病病毒引起的,具有传染性。 讲授新课 ----第6张ppt内容:------ 讲授新课 ----第7张ppt内容:------ 这些病原体能够引起什么疾病呢?这些疾病又是怎样传播的? 讲授新课 ----第8张ppt内容:------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(如病菌、病毒、寄生虫等)引起的、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。 传染病的概念 讲授新课 ----第9张ppt内容:------ 讲授新课 ----第10张ppt内容:------ 1348年,欧洲出现了鼠疫大爆发,短短 5年间,欧洲人口减少了近1/2。 探究点二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讲授新课 ----第11张ppt内容:------ 1918年全球爆发流感,死亡人数达2000万,其中美国死亡50万,比因战争死亡的人数还要多。 讲授新课 ----第12张ppt内容:------ 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,说一说为什么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,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易患流感? 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、空气传播。因此咳嗽或打喷嚏的时候要用手帕捂住口鼻,以免传染他人。老人和小孩体质差,抵抗力弱,所以容易患感冒。 讲授新课 ----第13张ppt内容:------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时,从病原体到患者要经过哪些环节? 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:1.传染源2.传播途径3.易感人群 讲授新课 ----第14张ppt内容:------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1.传染源: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2.传播途径: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3.易感人群: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。1988年上海市流行甲型肝炎,后查明是食用不清洁的毛蚶引起的,这种毛蚶成了甲型肝炎流行的传播途径 讲授新课 ----第15张ppt内容:------ 面对传染病时,我们可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来保护自己? 探究点三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讲授新课 ----第16张ppt内容:------ 焚烧病原体携带物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 讲授新课 ----第17张ppt内容:------ 养成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用肥皂洗手 接种疫苗,提高抵抗力 讲授新课 ----第18张ppt内容:------ 的一般措施预防传染病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指处理或杀死患传染病的动物,隔离、治疗病人。 指对病人用过的器具进行消毒,打扫卫生,消灭蚊、蝇等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。 指加强锻炼,预防接种等。 讲授新课 ----第19张ppt内容:------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,可分为:1.寄生虫性传染病:蛔虫病、绦虫病、黑热病、血吸虫病、沙眼等。2.细菌性传染病:细菌性痢疾、百日咳、伤寒、破伤风等。3.病毒性传染病:狂犬病、流感、肝炎、乙脑、艾滋病等。 讲授新课 ----第20张ppt内容:------ 传染病及其预防 传染病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艾滋病 传染病的预防 概念 病原体 传播途径 传染源 易感人群 病原体 传播途径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课堂小结 ----第21张ppt内容:------ 1.下列疾病中,属于非传染病的是( )A.流行性感冒 B.地方性甲状腺肿C.非典型性肺炎 D.艾滋病 B 2.传染病的传染源是指( )A.病原体 B.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C.病人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D.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 B 随堂训练 ----第22张ppt内容:------ 3.健康人、流感、流感病人、流感病人的飞沫、流感病毒分别属于( )①传染源 ②病原体 ③传播途径 ④传染病 ⑤易感人群A.⑤④③①② B.⑤②③④① C.①⑤④③② D.⑤④①③② D 随堂训练 ----第23张ppt内容:------ 4.到了春季,手足口病又迎来高发期。手足口病是一种严重的肠道传染病,它大多在婴幼儿中流行。勤洗手、多通风、玩具消毒主要是为了( )A.控制传染源 B.切断传播途径 C.保护易感人群 D.消灭病原体 B 随堂训练 ----第24张ppt内容:------ 5.正确、有效地预防艾滋病(AIDS)的措施是( )A.饮前便后洗手,不随地吐痰B.不食用高脂肪、高胆固醇及高度腌制食品C.不吸烟、酗酒,不食用发霉的食物D.不共用注射器,不注射毒品,遵守性道德,坚持“一夫一妻”制 D 随堂训练 ----第25张ppt内容:------ (1)给病人吃药打针进行治疗;( )(2)对病人的用具进行消毒;( )(3)不让病人家属外出,也不让外人探望;( )(4)给附近的居民进行预防注射;( )请你指出这些措施各属哪一项?A.控制传染源 B.切断传播途径C.保护易感人群 D.A和C A B D C 6.经诊断某人得了某种传染病,医生立即采取了如下措施: 退出 随堂训练 ----第26张ppt内容:------ 更多精彩内容,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|
关于资源的下载性声明:千教网本身不提供任何资源的下载服务,也不会保存任何数据在服务器上。所有资源的下载,均源于互联网抓取。当该资源的原始地址失效时,您可能无法获取该资源。 | |||
关于本站 | 免责声明 | 广告联系 | 网站提交 | 网友留言 | 联系我们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