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您的位置: 千教网 >> 数学课件,教案下载 >>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《二次根式》复习试卷(有答案) |
欢迎您到“千教网”下载“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《二次根式》复习试卷(有答案)”的资源,本文档是doc格式,无须注册即可下载,点击“本地下载”即可下载 |
所属科目:数学 文件类型:doc 类别:教案/同步练习 上传日期:2018/8/4 |
相关资源: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温馨提示:本站所有教学资源均是完全免费提供!内容简介下方即有下载连接! 下载步骤:直接点击即可下载 注意:1.源文件中的公式,图片,在下边的内容预览中被忽略!(文档内容预览在最下方) 2.下载链接在下方,无需注册直接可下载!
|
|
文档内容预览: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卷: 二次根式 一、选择题 1.下列计算正确的是( ) A. ?B. ?C. ?D.? 2.下列四个数中,是负数的是( ) A. B. C. D.? 3.函数y=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( ) A.?x≥-1且x≠1 ?B.?x≥-1 ?C.?x≠1 ?D.?-1≤x<1 4.下列各式化简后的结果为3 的是( ? ) A. B. C. D.? 5.下列计算正确的是( ?) A.?a5+a2=a7 B.?× = C.?2-2=-4 D.?x2·x3=x6 6.计算|2﹣ |+|4﹣ |的值是( ? ) A.?﹣2 B.?2 C.?2 ﹣6 D.?6﹣2 7.计算 之值为何( ? ) A.?5 ?B.?33 ?C.?3 ?D.?9 8.下列运算正确的是( ) A. B. C. D.? 9.已知 ,则代数式 的值是( ? ) A.?0 B. ?C. ?D.? 10.如果 (0<x<150)是一个整数,那么整数x可取得的值共有( ) A.?3个 ?B.?4个 ?C.?5个 ?D.?6个 11.化简 为( ) A.?5﹣4 B.?4 ﹣l C.?2 D.?1 12.下列计算:① ;② ;③ ;④ .其中正确的有( ) A.?1个 ?B.?2个 ?C.?3个 ?D.?4个 二、填空题 13.函数y= 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. 14.计算: =________. 15.计算: ________。 16.当x=2时,二次根式 的值为________. 17.计算 的结果是________. 18.计算( +1)2016( ﹣1)2017=________. 19.已知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,化简 的结果是? ________. 20.若实数a、b满足|a+2|+ =0,则 =________. 21.计算: =________. 22.观察下列等式:第1个等式:a1= = ﹣1,第2个等式:a2= = ﹣ ,第3个等式:a3= =2﹣ ,第4个等式:a4= = ﹣2,按上述规律,回答以下问题: (1)请写出第n个等式:an=________; (2)a1+a2+a3+…+an=________. 三、解答题 23. 24.计算:( )﹣1﹣6cos30°﹣( )0+ . 25.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,点P(- ,-1)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? 26.若b为实数,化简|2b-1|- ? 。 27.17、阅读下列解题过程,根据要求回答问题:化简: 解:原式 、①②③④ (1)上面解答过程是否正确?若不正确,请指出是哪几步出现了错误? (2)请你写出你认为正确的解答过程. 28.观察下列各式及其验算过程:=2 ,验证: = = =2 ;=3 ,验证: = = =3 (1)按照上述两个等式及其验证过程的基本思路,猜想 的变形结果并进行验证. (2)针对上述各式反映的规律,写出用n(n为大于1的整数)表示的等式并给予验证. 答案解析 一、选择题 1.【答案】A 【解析】 :A、 ,符合题意;B、(a+b)2=a2+2ab+b2 , 故不符合题意;C、2+ ,无法计算,故不符合题意;D、(a3)2=a6 , 故不符合题意;故答案为:A.【分析】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,底数不变,指数相减;完全平方公式得展开式是一个三项式,首平方,尾平方,积的2倍放中央;二次根式的加减就是合并同类二次根式,不是同类二次根式的不能合并;幂的乘方,底数不变,指数相乘;根据法则一一判断即可。 2.【答案】C 【解析】 :A.|﹣2|=2,是正数,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;B.(﹣2)2=4,是正数,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;C.﹣ <0,是负数,故本选项符合题意;D. = =2,是正数,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.故答案为:C.【分析】先将各选项化简,再根据负数的定义,对各选项逐一判断即可。 3.【答案】A 【解析】 根据题意得到: ,解得x≥-1且x≠1,故答案为:A【分析】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只能为非负数及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,列出不等式组,求解即可得出答案。 4.【答案】C 【解析】 A、 不能化简,不符合题意;B、 =2 ,不符合题意;C、 =3 ,符合题意;D、 =6,不符合题意;故答案为:C.【分析】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逐一化简即可。 5.【答案】B 【解析】 A. a5+a2不是同类项,不能合并,不符合题意;B. × = ,符合题意;C. 2-2=0,不等于-4,不符合题意;D. x2·x3=x5不等于x6 , 不符合题意.故答案为:B.【分析】(1)a5与a2的指数不同,所以不是同类项,不能合并;(2)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可得;(3)由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可得2-2=0;(4)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可得x2·x3=x5。 6.【答案】B 【解析】 :原式= ﹣2+4﹣ =2.故答案为:B.【分析】由2-<0,4->0,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化简,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. 7.【答案】A 【解析】 :原式=7 -5 +3 =5 .故答案为:A.【分析】先把二次根式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,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. 8.【答案】C 【解析】 :A. 与 不能合并,所以A选项不符合题意;B.原式=6×2=12,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;C.原式= =2,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;D.原式=2 ,所以D选项不符合题意.故答案为:C.【分析】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就是把各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,合并同类二次根式,只有同类二次根式才能合并,和并的时候只把系数相加减,根号部分不变;二次根式的乘法,把系数相乘作积的系数,被开方数相乘作积的被开方数,根指数不变;二次根式的除法,就是把被开方数相除的商作为被开方数,根指数不变,运算的结果需要化为最简形式。 9.【答案】C 【解析】 : = = = .故答案为:C.【分析】直接把x的值代入,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. 10.【答案】B 【解析】 ∵ ,而 (0<x<150)是一个整数,且x为整数,∴5×5×2×3x一定可以写成平方的形式,所以可以是6,24,54,96共有4个.故答案为:B.【分析】先将150x可以开平方的部分放到二次根号外面,可以发现x为6的倍数,再结合x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得x的取值个数. 11.【答案】C 【解析】 ?? 故答案为:C.【分析】根据题意可知根号内还有根号,因此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,将转化为()2,再代入化简即可。 12.【答案】D 【解析】 :( )2=2,所以①正确;=2,所以②正确;(﹣2 )2=12,所以③正确;( )( )=2﹣3=﹣1,所以④正确.故答案为:D.【分析】一个正数的算数根的平方等于它本身;一个负数的平方的算数根等于它的相反数;积的乘方没等于把积中的每一个因式都乘方,再把所得的幂相乘;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,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;根据性质一一计算即可。 二、填空题 13.【答案】 【解析】 由题意3-x≥0,解得:x≤3,故答案为:x≤3.【分析】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:被开方数不等于0,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。 14.【答案】2 【解析】 = ?故答案为:2.【分析】根据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和二次根式的性质计算即可求解。 15.【答案】 【解析】 原式 ??故答案为: 【分析】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,再按同类二次根式的合并方法进行合并即可。 16.【答案】3 【解析】 :当x=2时,原式=故答案为:3【分析】将x=2代入计算即可。 17.【答案】 【解析】 故答案为: 【分析】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,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求解。 18.【答案】+1 【解析】 :原式=[( +1)?( ﹣1)]2016?( +1)=(2﹣1)2016?( +1)= +1.故答案为 +1.【分析】根据积的乘方的逆运算,求出二次根式的值. 19.【答案】1-2a 【解析】 ?故答案为:A.【分析】从数轴上可以看出,a<0<1,所以1-a>0,进一步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和二次根式的运算化简即可。 20.【答案】1 【解析】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得: ,解得: ,则原式= =1.【分析】根据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和绝对值的非负性可得:a+2=0,b?4= 0;解得?a=?2,b=4,所以原式=1. 21.【答案】5 【解析】 : = ( ﹣1)+ ( )+ ( )+…+ ( )= ( ﹣1)= ×10=5.故答案为:5.【分析】先将各式分母有理化,在计算即可。即原式=+++=()+()++()=×10=5. 22.【答案】(1)(2)﹣1 【解析】 :(1)∵第1个等式:a1= = ﹣1,第2个等式:a2= = ﹣ ,第3个等式:a3= =2﹣ ,第4个等式:a4= = ﹣2,∴第n个等式:an= = ﹣ ;( 2 )a1+a2+a3+…+an=( ﹣1)+( ﹣ )+(2﹣ )+( ﹣2)+…+( ﹣ )= ﹣1.故答案为 = ; ﹣1.【分析】根据分母有理化的意义求出有规律的根式;再根据结果求出a1+a2+a3+···的值. 三、解答题 23.【答案】解:原式= = = 【解析】【分析】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将括号里的各个二次根式化简,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,去掉括号,再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计算出结果。 24.【答案】解:=2﹣6× ﹣1+3 ?=2﹣3 ﹣1+3 =1 【解析】【分析】先算乘方、开方运算,代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,再算乘除法,然后合并即可。 25.【答案】解:根据题意得:d= =2,则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,点P(- ,-1)到原点的距离是2. 【解析】【分析】根据题意,用勾股定理可得点P(-?,-1)到原点的距离= 26.【答案】解:原式=|2b-1|-|b-1|,当b≤ 时,原式=-2b+1+b-1=-b,当 ≤b≤1时,原式=2b-1+b-1=3b-2,当b≥1时,原式=2b-1-b+1=b。 【解析】【分析】先将二次根式化简,即, 则原式=+;分3种情况讨论:(1)当b?时,原式=-2b+1+b-1=-b;(2)当≤b≤1时,原式=2b-1+b-1=3b-2;(3)当b≥1时,原式=2b-1-b+1=b。 27.【答案】(1)解:不正确,第②③步出现了错误(2)解:原式 【解析】【分析】(1)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知解答过程不正确,第②③步出现了错误;(2)由题意可得ba0,则a-b0,所以正确的解答过程是:原式====. 28.【答案】(1)解:∵ =2 , =3 ,∴ =4 =4 = ,验证: = = ,正确(2)解:由(1)中的规律可知3=22﹣1,8=32﹣1,15=42﹣1,∴ = ,验证: = = ;正确。 【解析】【分析】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化简,由分母有理化得出结论. |
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|
21.3 二次根式的加减 |
21.2 二次根式的乘除 |
21.1 二次根式 |
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|
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|
1.3 二次根式的加减 |
1.2 二次根式的乘除 |
1.1 二次根式 |
第一章 二次根式 |
201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|
16.3 二次根式的加减 |
16.2 二次根式的乘除 |
16.1 二次根式 |
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|
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|
22.3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|
22.2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|
22.1 二次根式 |
第22章 二次根式 |
数学试题 |
数学九年级单元测试 |
数学九年级月考试题 |
数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试题 |
数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 |
数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 |
数学九年级其它试题 |
数学试题 |
数学八年级单元测试 |
数学八年级月考试题 |
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题 |
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 |
数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 |
数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|
数学八年级其它试题 |
数学毕业类试题 |
2015年数学中考模拟试题 |
2015年数学中考试题 |
2014年数学中考模拟试题 |
2014年数学中考试题 |
关于资源的下载性声明:千教网本身不提供任何资源的下载服务,也不会保存任何数据在服务器上。所有资源的下载,均源于互联网抓取。当该资源的原始地址失效时,您可能无法获取该资源。 | |||
关于本站 | 免责声明 | 广告联系 | 网站提交 | 网友留言 | 联系我们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