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您的位置: 千教网 >> 语文课件,教案下载 >>(鄂教版)语文七年级下册:诗词诵读《登飞来峰》ppt课件 |
欢迎您到“千教网”下载“(鄂教版)语文七年级下册:诗词诵读《登飞来峰》ppt课件”的资源,本文档是ppt格式,无须注册即可下载,点击“本地下载”即可下载 |
所属科目:语文 文件类型:ppt 类别:课件 上传日期:2018/12/5 |
相关资源: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温馨提示:本站所有教学资源均是完全免费提供!内容简介下方即有下载连接! 下载步骤:直接点击即可下载 注意:1.源文件中的公式,图片,在下边的内容预览中被忽略!(文档内容预览在最下方) 2.下载链接在下方,无需注册直接可下载!
|
|
文档内容预览: 该ppt共有31张ppt ----第1张ppt内容:------ 登飞来峰 王安石 ----第2张ppt内容:------ 1. 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,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,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。 2. 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象,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。 ?3. 有感情地朗读,并背诵和默写。 学习目标 ----第3张ppt内容:------ 飞来峰又叫灵鹫峰,位于浙江杭州灵隐寺前。高168米。有“东南第一山”,“武林第一峰”等多种称呼,为西湖八大景之一。飞来峰无石不奇,无树不古,无洞不幽,秀丽绝伦。飞来峰的厅岩怪石,如蛟龙,如奔象,如卧虎,如惊猿。山上老树古藤,盘根错节;岩骨暴露,锋棱如峭。 飞来峰资料 ----第4张ppt内容:------ ----第5张ppt内容:------ 走近作者 ----第6张ppt内容:------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,闻说鸡鸣见日升。不畏浮云遮望眼,只缘身在最高层。 听读课文,用“ / ”划出诗句的节奏。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/千寻塔,闻说/鸡鸣/见日升。不畏/浮云/遮望眼,只缘/身在/最高层。 ----第7张ppt内容:------ 《登飞来峰》是王安石30岁时所作。皇佑二年(1050)夏,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,途经杭州,写下此诗。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。此时年少气盛,抱负不凡,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,寄托壮怀,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,实行新法的前奏。 写作背景 ----第8张ppt内容:------ 1. 飞来峰:就是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。 2. 千寻塔:形容塔很高。古代一寻等于八尺。 3. 缘:因为。 4.鸡鸣见日升: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。 注释 ----第9张ppt内容:------ 飞来峰顶耸立着千寻的高塔,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,闻说鸡鸣见日升。不畏浮云遮望眼,只缘身在最高层。 听说塔上鸡叫时能看见朝阳升起。 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双眼, 只因为身体站在山的最高峰。 译一译 ----第10张ppt内容:------ 1.再读课文,分析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? 首句紧扣诗题下笔,点明了地点,并用“千寻”二字言其高。 第二句紧承首句,通过具体的描写,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“千寻塔”之高。 三、四句:“不畏浮云遮望眼,只缘身在最高层”,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,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。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,蕴含着深刻的哲理。 合作探究 夸张 ----第11张ppt内容:------ “日升”比喻什么?“浮云”“最高层”各比喻什么?“鸡鸣日出”指代什么?“日”是帝王的象征。浮云:既是实写也是比喻。“故邪臣蔽贤,犹浮云之障日。”浮云是邪臣的代称,诗中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。“最高层”暗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。“鸡鸣日升”的灿烂的图景也是诗人美好前程的象征。 ----第12张ppt内容:------ 2、后二句用什么表达方式?你如何理解这句的意思? 议论表面写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,是因为自己站在塔的最高层。实际包含只有站得高,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。从而使我们认识到:人不能只顾眼前利益,应该放眼大局和从长远考虑。 ----第13张ppt内容:------ 3,谈谈你对最后两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理解。 “不畏”是诗中的主题词。反映了诗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、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。 ----第14张ppt内容:------ 1、既是眼前实景、又借景抒情议论2、突出表现了诗人坚强的意志、坚定的信心,蕴含着丰富的哲理,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的广阔胸襟。3、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的哲理: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。4、对诗人,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,对读者,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。 名句鉴赏 说说你对“不畏浮云遮望眼,只缘身在最高层”的理解。 ----第15张ppt内容:------ 4、请用自己的话,概括这首诗的主旨。 本诗表现了作者高瞻远瞩、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怕困难、勇往直前的精神。 合作探究 ----第16张ppt内容:------ 5.说说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? ①②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 (描写景物——充满生机) ③④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(抒发情怀——踌躇满志) 合作探究 ----第17张ppt内容:------ 《登飞来峰》赏析(宋)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, 闻说鸡鸣见日升。 不畏浮云遮望眼, 只缘身在最高层。 借景抒情 借情喻理 (铺垫) (目的) } } } 只有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(远大理想和抱负) ----第18张ppt内容:------ 《登飞来峰》思路 《登飞来峰》是一首哲理诗。这首诗借写景抒发了诗人广阔的政治胸怀,以理入诗,表现了作者高瞻远瞩、不畏困难的心怀。 一二句不写亲眼看到的景物,而写传闻之景,为的是给后文的议论打好基础。三四句议论,但仍采取了写景的形式,就使得抽象的哲理有了具体生动的感受。 ----第19张ppt内容:------ 古诗赏析 宋时飞来峰上有应天塔。诗人登峰上塔,居高临下,却没有为描写景物多费笔墨,而旨在生发议论。诗的前两句,描写立足点之高。为接下来的议论抒情做好铺垫。诗的后两句,借景抒情,但一反常人感受。诗人就传统题材翻出新意,抒发了雄心壮志,带有一定的哲理性。从这首登临诗中,我们可以看到一位高瞻远瞩,正直坚定的主人公形象。 ----第20张ppt内容:------ 1、王安石_______(朝代)杰出的______家,______家,______家,散文成就很高,为___ ___之一。 2、解释加线字的意思 ①千寻塔( ? )②闻说鸡鸣见日升( )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( ?)④只缘身在最高层( ) 竞赛活动 北宋 政治 思想 文学 唐宋八大家 指应天塔 这里是“听到”的意思 怕 因为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自由抢答下列问题。 ----第21张ppt内容:------ 3、“飞来山上千寻塔,闻说鸡鸣见日升”一句采用( )手法,点明飞来峰,千寻塔的高峻陡峭。 4、《登飞来峰》中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踌躇满志的情怀的句子是:________ ______再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借物抒情的句子。_______ _______ 夸张 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。 竞赛活动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自由抢答下列问题。 ----第22张ppt内容:------ 5、《登飞来峰》前两句、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? 6、《登飞来峰》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自由抢答下列问题。 竞赛活动 前两句写景,后两句抒情。 不畏浮云遮望眼,只缘身在最高层。 ----第23张ppt内容:------ 总结存储,课外延伸 1.说一说自己登山观景的体会。 2.熟读背诵,进一步品味哲理之妙。 ----第24张ppt内容:------ 欣赏图片,感悟诗意 ----第25张ppt内容:------ ----第26张ppt内容:------ ----第27张ppt内容:------ ----第28张ppt内容:------ ----第29张ppt内容:------ ----第30张ppt内容:------ ----第31张ppt内容:------ 4.对王安石的《登飞来峰》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(d ? ) ? A."不畏"显示出作者的自信,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。 ? B."浮云"指眼前的困难、障碍,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。 ? C.诗人登高远望,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,"不畏浮云遮望眼,自缘身在最高层",与杜甫的"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"有异曲同工之妙。 ? D.这首诗借景说理,语意双关,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,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。 3、对《登飞来峰》赏析有误的是( ?d) A.这是一首七言绝句,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,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。 B.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: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,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,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。 C.这首诗的后两句表面看是写自然现象,实际暗指社会现象。这里表示自己站得高,看得远,不怕阻挠。D.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,借景抒怀,表明自己不畏艰难,对前途充满信心。 |
关于资源的下载性声明:千教网本身不提供任何资源的下载服务,也不会保存任何数据在服务器上。所有资源的下载,均源于互联网抓取。当该资源的原始地址失效时,您可能无法获取该资源。 | |||
关于本站 | 免责声明 | 广告联系 | 网站提交 | 网友留言 | 联系我们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