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您的位置: 千教网 >> 语文课件,教案下载 >>杜甫诗三首之《秋兴八首》练习ppt课件(7页) |
欢迎您到“千教网”下载“杜甫诗三首之《秋兴八首》练习ppt课件(7页)”的资源,本文档是ppt格式,无须注册即可下载,点击“本地下载”即可下载 |
所属科目:语文 文件类型:ppt 类别:课件 上传日期:2020/4/12 |
相关资源: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温馨提示:本站所有教学资源均是完全免费提供!内容简介下方即有下载连接! 下载步骤:直接点击即可下载 注意:1.源文件中的公式,图片,在下边的内容预览中被忽略!(文档内容预览在最下方) 2.下载链接在下方,无需注册直接可下载!
|
|
文档内容预览: 该ppt共有7张ppt ----第1张ppt内容:------ 辅导:杜诗三首的练习(之一) 制作:得胜先森 ----第2张ppt内容:------ 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原籍湖北襄阳,后徙河南巩县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称为“老杜”。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,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。三十五岁以后,先在长安应试,落第;后来向皇帝献赋,向贵人投赠。官场不得志,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。天宝十四载(755年),安史之乱爆发,潼关失守,杜甫先后辗转多地。乾元二年(759年)杜甫弃官入川,虽然躲避了战乱,生活相对安定,但仍然心系苍生,胸怀国事。 杜甫创作了《登高》《春望》《北征》以及“三吏”、“三别”等名作。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,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,从其名作《饮中八仙歌》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。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宏伟抱负。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,但后来声名远播,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,大多集于《杜工部集》。 大历五年(770年)冬,杜甫病逝,时年五十九岁。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,也称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 ----第3张ppt内容:------ 杜甫年表 弃官入川 作《秋兴八首》 链接:100秒读懂杜甫 链接:100秒读懂杜甫 链接:100秒读懂杜甫 链接:100秒读懂杜甫 ----第4张ppt内容:------ 1. ?填空。杜甫是( )主义的代表诗人,其诗风( ? ? )。2. 首联描写了哪些意象,体现了秋天的什么特点? 3. ?颔联暗示了当时社会环境怎样的特点?4. 颈联体现了诗人怎么的情感?5. 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?? 秋兴八首(其一) 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,巫山巫峡气萧森。江间波浪兼天涌,塞上风云接地阴。丛菊两开他日泪,孤舟一系故园心。寒衣处处催刀尺,白帝城高急暮砧。【注】①此诗是诗人55岁时,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(766)旅居夔州时的作品。 一、网课? (一)杜甫《秋兴八首》课前预习 沉郁顿挫 现实 玉露、枫树、巫山巫峡 时局动荡不安,诗人前途未卜;国家沦丧,身世飘零。 思念故国(故园、家乡)的羁旅情思 暮年飘泊、老病交加、羁旅江湖的愁苦凄凉;国家兴衰、身世蹉跎的感慨;今昔对比(昔盛今衰)的哀伤;国运衰颓、江山残破而不能有为、只能遥忆京华的忧愁抑郁。 【他日】1.将来;来日,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。 他日见于王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 他日,驴一鸣。——《黔之驴》 2 以往;昔日;过去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。 《左传·宣公四年》:“子公之食指动,以示子家曰:‘他日我如此,必尝异味。’” 宋 苏轼 《出狱次前韵》之二:“寒上纵归他日马,城中不鬭少年鸡。” 3.过些天;日后;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。 宋 林逋 《先生将终之岁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》:“茂陵他日求遗稿,犹喜曾无《封禅书》。”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三十八回 《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》:心在山东身在吴,飘蓬江海谩嗟吁。他时若遂凌云志,敢笑黄巢不丈夫! ----第5张ppt内容:------ 1.阅读秋兴八首(其一),回答问题。 秋兴八首(其一)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,巫山巫峡气萧森。 江间波浪兼天涌,塞上风云接地阴。 丛菊两开他日泪,孤舟一系故园心。 寒衣处处催刀尺,白帝城高急暮砧。【注】①此诗是诗人55岁时,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(766)旅居夔州时的作品。(1)请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。(3分) (2)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?(3分) (二)作业 (1)首联描写了阴沉萧瑟的秋景,烘托了诗人伤感抑郁的心情,奠定了全诗忧愁凄凉的感情基调。 (2)表达了诗人暮年飘零的孤独愁苦之情,对故园的思念之情,对国家动荡时局的担忧之情。 ----第6张ppt内容:------ 2.阅读下面这首唐诗,完成下列小题。 秋兴八首(其四)① 杜甫 闻道长安似弈棋,百年世事不胜悲。 王侯第宅皆新主,文武衣冠异昔时。 直北关山金鼓振,征西车马羽书②驰。 鱼龙寂寞秋江冷,故国平居③有所思。【注】①《秋兴八首》是公元766年(大历元年)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。广德年间,吐蕃、回纥不断入侵,京师震撼,并曾一度占领长安,代宗仓促幸陕。是时诏征天下兵,因宦官程元振专权,莫有至者。由此首开始,主题转向回忆长安。②羽书:羽檄,插着羽毛的军用紧急公文。③平居:这里指家园。14.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,不恰当的两项是( )(? ? )A. “闻道”一词强调事情并无依据;“似弈棋”写出长安局势如下棋一样,不甚明朗。B. 第二句写诗人面对世事的变化莫测,感叹身逢乱世不胜悲叹,令人伤悲。C. 颔联中“文武衣冠异昔时”运用比喻,写出长安世道的变迁,文武官员都换成新人。D. 颈联是诗人杜甫对数年间唐王朝兵戈不息、局面混乱的战争情势的总结和概括。E. “鱼龙寂寞秋江冷”情景交融,写出了诗人在清秋之中感叹自己的飘零凄苦之情。15. 本诗尾联诗人说“故国平居有所思”,那么,诗人为什么会有国家、家园之思?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。 A C 【注释】 [6]直北:正北,指与北边回纥之间的战事。金鼓震:指有战事,金鼓为军中以明号令之物。 [7]征西:指与西边吐蕃之间的战事。羽书:即羽檄,插着羽毛的军用紧急公文。驰:形容紧急。此二句谓西北吐蕃、回纥侵扰,边患不止,战乱频繁。 [8]鱼龙:泛指水族。寂寞:是指入秋之后,水族潜伏,不在波面活动。《水经注》:“鱼龙以秋冬为夜。”相传龙以秋为夜,秋分之后,潜于深渊。 [9]故国:指长安。平居:指平素之所居。末二句是说在夔州秋日思念旧日长安平居生活。 [10]鱼龙寂寞秋江冷,故国平居有所思。写秋景,喻自己身居秋江凄冷的夔州,心怀长安。 【注释】 [1]这一首是感叹长安时局多变以及边境纷扰。广德年间,宦官吐蕃、回纥不断入侵,京师震撼,并曾一度占领长安,代宗仓促幸陕。是时诏征天下兵,因宦官程元振专权,莫有至者。组由此首开始,主题转向回忆长安。 [2]闻道:听说。杜甫因离开京城日久,于朝廷政局的变化,不便直言,故云“闻道”。似弈棋:是说长安政局像下棋一样反复变化,局势不明。 [3]百年:指代一生。此二句是杜甫感叹自身所经历的时局变化,像下棋一样反复无定,令人伤悲。 [4]第宅:府第、住宅。新主:新的主人。 [5]异昔时:指与旧日不同。此二句感慨今昔盛衰之种种变化,悲叹自己去京之后,朝廷又换一拨。 “长安似弈棋”以喻政局变化很大。请结合“世事” 谈谈具体情况? “百年”除指唐代社会以外,还可以指什么? “闻道”二字有何作用?从作者的角度讲,为什么要用这个词? 哪个字奠定了感情基调? 既然“闻道”领起中间两联,具体写“似弈棋”的内容,你说说各从哪个角度写的。 颔联感慨世道的变迁,时局的动荡,着重内忧,国运今非昔比,老一辈文武官员都换成新主。中央的 典章、文物、制度都已废弃,在政治上自己已经是一个被遗忘的人了。 颈联侧重外患。“直北”、“征西”互文,“金鼓震”、“羽书驰”言西北多事,土蕃曾陷长安,后回纥入寇,党项、羌又犯同州,浑奴刺寇周至。报军情的文件来往弛送,时局危急。 尾联写在这国家残破、秋江清冷、身世凄苦、暮年潦倒的情况下,昔日在长安的生活常常呈现在怀想之中。 “鱼龙寂寞秋江冷”的“秋”字,是否有所指?指什么? 首联因听说长安政局变化很大(指长安先破于安史,后陷于土蕃,而反思国家和个人所经历的动乱与流亡,有说不尽的悲哀。 “思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? ----第7张ppt内容:------ 再见,千万不要忘记作业哦! 背诵默写《秋兴》(之一) 背诵《咏怀古迹》(其三) 完成阅读作业(已布置,详见“每日交作业” 之“得胜1901+03”) |
人教版必修三 |
登高 |
咏怀古迹(其三) |
秋兴八首(其一) |
5.杜甫诗三首 |
4.蜀道难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李白 |
3.老人与海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海明威 |
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|
石壕吏 |
春望 |
望岳 |
25、杜甫诗三首 |
24、大道之行也(《礼记》) |
23、核舟记(魏学洢) |
语文试题 |
语文高一单元测试 |
语文高一月考试题 |
语文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 |
语文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 |
语文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 |
语文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 |
语文高一其它试题 |
语文试题 |
语文八年级单元测试 |
语文八年级月考试题 |
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题 |
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 |
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 |
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|
语文八年级其它试题 |
语文毕业类试题 |
2015年语文高考模拟试题 |
2015年语文高考试题 |
2014年语文高考模拟试题 |
2014年语文高考试题 |
语文毕业类试题 |
2015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|
2015年语文中考试题 |
2014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|
2014年语文中考试题 |
关于资源的下载性声明:千教网本身不提供任何资源的下载服务,也不会保存任何数据在服务器上。所有资源的下载,均源于互联网抓取。当该资源的原始地址失效时,您可能无法获取该资源。 | |||
关于本站 | 免责声明 | 广告联系 | 网站提交 | 网友留言 | 联系我们 |